对于即将来临的端午假期,不少人面对高昂的酒店费用望而兴叹。就在近期,一种“零成本”住宿的旅游形式在网络上悄然传播开来……“交换式旅游”能否在国内形成规模?参与者个人素质提高和监管都不可或缺,有关部门、相关平台应共同努力,加以规范。
随着旅游市场复苏,不少新兴的旅游模式正逐渐兴起。其中,“交换式旅游”就是近期突然火起来的一种,其间,“免费住”“零成本”等字眼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。除了能节省大笔费用外,还能扩大社交圈子。通过这种形式,让原本陌生的两家人彼此熟络起来,很可能建立深厚的友谊,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。
(相关资料图)
所谓“交换式旅游”,即两个陌生人之间达成一致,互相到对方家里免费居住,到对方所在城市旅游,省去住宿费用。这种互助式旅游体验现状如何?是否有发展前景?又有哪些亟待完善的地方?带着这些问题,记者进行了采访、调查。
主打节约的新式旅游
查看一些社交平台,记者发现在4月下旬就已经有众多网友通过发帖寻找“交换式旅游”对象,端午假期来临,又有很多配对成功的案例。居住在北京的赵女士,就在6月15日与三亚的“旅友”成功交换,家住江西的张女士也成功与青岛的王先生约好6月22日交换旅行……
张女士于6月中旬发布了一条短视频,公开征集一位愿意交换旅游的网友,很快就有人报名。张女士认为与青岛的王先生家境相仿,交流也顺畅,便选择与他交换旅游。“我和王先生都养狗,交换旅游可以互相照看对方的狗,家庭条件也差不多,我觉得谁也不占谁便宜。”
“把一大家子省下来的食宿费,用去享受旅游,不是更好吗?”赵女士给网友回复道。在社交平台上通过浏览也能发现,大多发帖者寻找“交换者”的理由都和赵女士一样。
据了解,“交换式旅游”目前有两种交换方法,一种是双方约定好时间同时交换,另一种是错开时间交换,某一方先接待另一方入住,过些时日,再由另一方负责接待。“我住你的,你住我的”,互相提供自己的住所免费居住,同时还能提供所在城市旅游的规划线路和建议,避免踩坑,能节约成本,还能更好地享受当地美景风光,结交异地好友,提高自身的旅游体验和质量。对喜欢旅游的人来说,这种方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。对于市场来说,这样的体验为旅游带来了多样化,创造了活力。
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耿松涛认为,“交换式旅游”是当前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新兴旅游方式之一,这种形式的旅游具有较高的“性价比”。交换双方可以借此机会降低旅游成本,扩大社交范围,还可以交换旅游攻略,以“本地人”的身份,更深入地体会当地的风土民情,提高旅游体验质量。
火热背后隐患不少
“第一次听说还有这样的旅游方式,安全吗?”“让陌生人住家里,我接受不了。”“万一对方的生活习惯不好,把家里弄脏了,或者有传染性疾病,那就麻烦了。”不少网友对“交换式旅游”表示质疑。
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李龙表示,“交换式旅游”能够节省旅行开支,还能有不同的人生体验,这些都是年轻人追求个性化体验的需求,所以广受追捧,但“交换式旅游”也有客观存在的风险。“交换式旅游”涉及住宿,就会有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等敏感问题。“它是建立在纯粹的信任基础之上,实际上还是存在很多风险。物品被盗、损坏、人身安全等交换旅游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都亟待解决。”
有专家认为,作为一个借助互联网发展的经济型旅游模式,两人的一厢情愿很难维持,这会非常考验交换者的素质。交换者只是以口头约定的形式,没有合约的束缚同样会出现一方提供了服务,另一方毁约的情况。一方吃亏要如何解决,里面有太多说不清的理。交换旅游的对象大多是在网上互相挑选,网上交换者所发布的信息往往不能保障其真实性、准确性。“交换住处时,相当于向别人开放了你家隐私空间。”该专家说,如果别人再将你家的隐私外泄,问题会更大。假如别人利用你家违法犯罪,你不免要受牵连。“交换式旅游”现阶段伴有较大风险,应三思而行,以免“引狼入室”。
据相关投票数据显示,有62%的人认为“交换式旅游”不靠谱,仅有30%的人认为可以试试。
降低风险潜力大
耿松涛指出,作为一种新生的互助式服务,“交换式旅游”不能只靠信任维持。目前,由于缺乏有效的针对性保障措施,“交换式旅游”的市场还很小,但是只要旅游的成本持续上升,“交换式旅游”的热度就不会在短时间降温。
“法律部门要跟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,根据‘交换式旅游’的发展情况,制订出相应的法规和政策,对各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行为准则进行明确的界定,以保障游客和当地社会的权益,促进‘交换式旅游’的可持续发展。”耿松涛说,行政部门应加强对“交换式旅游”的监管,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和处罚;旅游协会应发挥服务、引导、宣传和监督的作用,鼓励“交换式旅游”行业建立自律机制,制定行业准则和标准,并联合各地旅游部门或景区通过官方网站、媒体渠道和教育活动等方式,向公众提供有关“交换式旅游”的信息。
还有专家建议,应建立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。“交换式旅游”质量的不稳定性亟须建立一套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,以此规范交换双方的行为规范,并与诚信网个人信用平台相关联,依此约束双方行为;加强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。“网络平台可以使用如微信、支付宝信用、银行信用等作为参照,从源头过滤失信人员。相关部门应对网络平台进行相应监管与备案,做到严格把关正规平台。而网络平台也不能当甩手掌柜不负责任,除了落实实名制,还应作为中间方对双方的合约、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。”(工人日报)
标签: